用数据驱动决策与业务创新
企业服务数十年,打造可持续的智慧企业,平常、但不平凡
一针见血!多少企业死在标准工时上?!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7-26 15:21 很多企业,都没有标准工时的概念。营销人员想要签下一个项目,一个订单,需要不停地征求车间主管的意见,他说能做就能做,他说不能做就不能做,人治现象非常严重。在一些单位计划部门排产时也是如此,事事、项项需要车间主管的同意,会场吵闹声一片,会议进程缓慢,这些都是没有标准工时惹的祸。 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通过对客户不同产品需求所需要的总工时与车间在同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总工时进行比对,在能力范围内则履约不成问题,超过100%,一般车间产能会有20%的冗余安排,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消化;超过120%以上,需要扩充产能、供应商外包或与客户协商推迟需求来解决,一切都是有原则和规矩的。 标准工时一般由一个企业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部门(IE)来确定,由车间部门自己测定标准工时,你说会准吗! 一个企业制造能力强大不强大,90%取决于IE部门,这一点大家可以看看富士康。 一个工厂一招工就是几十万人,全是农村来的农民,人家只要求能在操场上跑六圈不瘫下来就行,培训一周就能上岗,生产的又都是苹果手机、交换机、服务器什么的,全是高科技产品,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强大的IE部门。富士康在昆山工厂实施黑灯工厂,同样靠的也是IE部门。富士康总裁郭台铭说过一句话:“任何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只要出了研发部大门就毫无技术可言,必须农民都可以轻松做出来”。所以你不要抱怨你的企业有没有标准工时或标准工时不准问题,那是因为你不想养所谓的闲人---IE人员,实际上你的损失何止千万? 管理一件事,实际上功夫在其外,不要眼光只盯在其现象本身。 关于标准工时的测定方法,它的影响因子如人、机、工具、场地等诸多因素,如何制定标准工时,这是学习方天系统的头等大事。 随着T-ONE 2025系统上市,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工艺卡界面的“等待工时、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移转工时”等有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系统后台允许用户自定义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不管你有多么复杂的计算,有多少条件的制约,只要有规律,有逻辑,方天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计算标准工时。 首次:阿米巴模块增加了经营目标分析 ,工艺人员再也不用担心标准工时是给多了,还是给少了的问题。在制定工艺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监控每套模具标准工时的变化趋势,并且与前期销售报价直接挂钩,在保证公司盈利的前提下(一般预留20%毛利)下发工艺卡。在车间完成报工后也可以进行比对,检讨标准工时制定的合理性( ID79)。 标准工时是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与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的前提,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也欢迎你对方天T-ONE 2025系统多提宝贵意见。 |